興沖沖的看完幾乎與日同步的「台灣歌姬.鄧麗君」,
結果果然看外國人拍台灣人或中國人相關的就是『糟』,
我只覺得這是拍給日本人看的,
當中澄清了鄧麗君的死因以及當年鄧麗君在日拿假護照被出境的事,
這二件事在台灣幾乎都不太有爭議的,
當年的報紙刊登時我都還記憶猶新,
根本沒有日本報紙那種亂刊登的東西,
但之後幾天有刊登在台灣、東南亞幾乎是神化身的鄧麗君,
在日本曾因為拿護照被制禁出境的事,
所以在日本導致了二極的印象。

另外不得不說說改編原作還是劇作家的想法,
內容不知在想表達什麼,看了頗令人憤怒,
以鄧麗君幼年時,鏡頭很明顯的強調鄧父拿到鄧麗君唱歌的鈔票,
對照賣包子的銅板,又拍鄧父在意猶未盡的數鈔票…,
是在說鄧父帶鄧麗君去唱歌,最主要是為了了賺大筆錢嗎?
可是又演鄧父對鄧麗君的影響很大,是個為女兒著想的父親(答應日本唱片行那幕)
完全抵觸,不懂!

又演鄧麗君當初離開台灣赴日時很不安,
之後又演鄧不想回台灣,還有句台詞「我不要去沒有自由的地方」,
哇咧,這是說台灣讓鄧麗君覺得很不自由?
就算當年沒今天這麼開放,但鄧麗君事業也是由台灣發起,
不自由怎會可以到處做秀,還出國登台,搞什麼!

還來一幕演個國民黨的什麼鬼,又是逼迫又是勸回,
還說「只要你繼續捐錢,再去勞君,當然可以唱歌」,
x的,演的鄧麗君的愛國心是裝出來的,只為了能唱歌?
而且還這樣形容台灣,真是火大!

之後一再的出現鄧麗君在外國說︰
「我不要去沒有自由的地方」,
「我沒有故鄉」,
「我沒有可以回去的地方」,
x的,台灣就是她的故鄉,她愛的家人也都在台灣啊,
難道以為鄧麗君是流亡海外的人嗎?
莫名奇妙到爆!!

最後也演到鄧父聽那道「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」的歌,
有稍帶到流落台灣的外省人的情感,
但就一點點,一點都不到位,
還不如聽王偉忠說眷村的故事。


結果就是,
這是一部拍給日本人看的鄧麗君"故事",
名字叫「一代歌姬(日本原名)」,但台灣的影子薄弱的比香港還淡,
還來幾筆醜化的動作,看了小小的吐血衝動,
爛劇本,讓豪華的演員陣容失色,
可憐了這些演員。


ps,木村佳乃演鄧麗尹唱歌時動作大到不行,
劇末有鄧麗君演唱的影片,她該再修飾的,
這跟我印象中溫柔婉約的清甜形象的鄧麗君差太多。


再ps,為何翻譯要把「中國人」通通改成「華人」,
頗不倫不類的,唉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妮絲 的頭像
    阿妮絲

    阿妮絲的隨筆

    阿妮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